以创新要素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教育数字化的关键作用,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1717122202247 日前,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出席第十四届教师专业国际峰会时提出,“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知识创新加速推进,给教育带来全新挑战和机遇。要高度关注并公平合理地利用人工智能、数字化等创新要素赋能教育,重视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开放包容品质,推动跨文化交流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稳步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特别是在教育数字化领域,已经取得较大的成就,开辟并不断拓展教育发展的新赛道。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在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上仍存在一些短板。面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中国日渐走近国际舞台中心的新格局。如何培养一大批适应国家发展需求的人才,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实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仍值得深入探讨。实际上,通过教育方式创新和用好数字化等新元素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开放包容品质,的确是行之有效的破题之策。

1717122162935 考虑到教育数字化是我国近年着力打造的教育发展新赛道,建议高度关注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对人才培养领域的革新作用,抢占先机、用好相关工具。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因其高度个性化以及广泛跨学科属性等特点,给教育实践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为锻炼学生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国际视野提供了有力工具。加快人工智能等融入现有教育体系进程,建议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与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开发适合学生使用的人工智能模型,并将其有机嵌套进课程体系中。课程设计因应调整,一是面向不同教育层级的学生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认知教育,培养学生建立驾驭人工智能的意识与能力,做好合理使用监管;二是开设人工智能应用课程,结合学生特点个性化设置相关课程,重点帮助学生进行逻辑训练、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大量信息进行创新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并及时用好多样化反馈,提高学生应用新工具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重点培养教师使用人工智能等新工具开展教学实践的能力。教育研究机构可加快对人工智能等赋能教育体系长期影响的研究分析,就新技术框架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行探索,研究探索人工智能辅助下团队协作和技术攻关的新模式。现有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应进一步扩大内容池、提高覆盖率,丰富各领域、各国家相关知识内容,便利不同地域学生通过平台建立国际视野。

人工智能赋能现代教育教学以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大势所趋。面对人工智能、数字化等创新要素赋能教育,引导学生借助人工智能开展自主性多元化学习的同时,更要回归教育本质,强化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其合作能力和开放包容品质,从而着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文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收到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